《513解密》《大马华人惨史:血泪往事并不如烟》

. . No comments:
标题——《大马华人惨史:血泪往事并不如烟》

作者(编撰):吕义国(Luyigue,北京)

要目——

1、《513解密》“政变说”:一石激起千层浪(黑体小标题)

2、《513解密》现场还原:华人成为主要受害者(黑体小标题)

3、《513解密》余波荡漾:既关乎学术,更关乎政治(黑体小标题)


引言(作者按):

根据世界族群问题研究探讨的历史经验可以得知,有多数族群与少数族群聚居的地方,就永远有族群问题的存在。对于存在族群问题的国家与地区而言,多数族群与少数族群之间如何学会和对方友好相处,以及管治这些不同族群的政府如何作为,则是一个永恒的严肃课题与历史使命。

正文——

自明季以来,为因应世界各地迁徙征伐之大变局,中国内地汉人民众逐渐有移民海外之趋势,时至如今乃使东南亚各国成为全球海外华人聚居最为密集的地区。千百年来,海外华人凭借自身的积极努力,不仅在当地扎根发展繁衍日盛,也为所在国家的经济繁荣与政治稳定,付出极大心力,作出巨大贡献。

然则与此同时,海外华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各国(俗称“南洋”)的华人,亦有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血泪史与打拼创业史。最令国内同胞所牵念与痛惜的,就是这些海外华人在当地历史上的一些政治事件与族群对抗风波中,不仅全体家人和亲友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时遭遇严重威胁与极端破坏,甚至会被所在国家统治阶层所利用,成为当权者与反对势力之间的冲突牺牲品乃至政治斗争工具。

2007年5月13日,马来西亚著名学者兼民权工作者、新纪元学院院长柯嘉逊博士新著——《513:1969年暴动之解密文件》一书(以下简称“《513解密》”),在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隆雪华堂)举办推介礼暨举办“回顾513事件:独立后的种族关系与国家团结”座谈会,从而揭开了这一马来西亚历史上以华人为受害人主体的所谓纯粹“种族冲突”事件鲜为人知的神秘面纱,及其与官方观点南辕北辙的背后内幕。

此事之所以备受国际社会的广泛瞩目与高度关切,是因为在中国人传统印象与世人心目中,东南亚地区反华风潮、排华现象最为严重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而不是多年来与中国关系相当友好的马来西亚。

《513解密》“政变说”:一石激起千层浪(黑体小标题)

1969年5月13日的“暴动事件”,长期以来一直被马来西亚官方定性为“种族冲突事件”。但是,柯嘉逊根据从英国伦敦西郊克佑区公共档案馆里发掘的一批解密文件史料,对这项说法提出严重挑战。柯嘉逊把“513事件”这宗困扰马来西亚政治生态改革的重大历史事件,喻为“关鍵性的政治起义”,“它改变了马来西亚政治史,确保新兴马来资产阶级的崛起,并通过‘新经济政策’,巩固他们的政治势力。”

柯嘉逊的新著,进一步验证了民间传言的另一个版本历史:“513事件”实则是巫统内部斗争所引发的政变,一起由马来西亚统治集团——巫统内部精英悉心策划,旨在推翻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政权的阴谋。柯嘉逊断然指出:“马来西亚1969年5月13日(以华人为受害者主体)的种族暴乱,绝非多元族群社会中自发的纯粹种族暴乱。有关的撤销保密的文件清楚表明,发动这场种族暴乱是有计划的行动。”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柯嘉逊指控“513事件”是新兴马来官僚资产阶级推翻马来贵族阶层的政变。依照东姑阿都拉曼的说法,政变的主事人很可能就是当时的副首相拉萨和雪兰莪州州务大臣哈伦依特里斯,其同谋尚包括在位22年的前首相马哈蒂尔。出席新书研讨会的学者兼人民公正党署理主席赛胡先阿里和学者那卡拉贞,均赞同柯嘉逊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认为“513事件”是一起由巫统内部派系斗争所策谋的计划,基于利用民间种族情绪高涨所引发的一起政治暴动。

由非政府组织马来西亚人民之声所出版的《513暴动解密文件》一书,首印一千册很快就销售一空,却也受到了马来西亚当局的严重关切与密切注意。不仅有多名国会议员以该书将会挑起国内种族情绪为由,要求在禁止该书持续出版发行的同时,追究作者柯嘉逊所谓“不实撰述”的法律责任,马来西亚国内安全部官员也介入了该书的调查工作。但是马来西亚官方在施行最初的一些试探性举措之后,并没有采取更进一步的收缴查禁行动,从而让该书第二次印刷的两千册书籍得以顺利发行。

鉴于“513事件”的官方说法已经被英国解密文件所动摇,且在“513事件”发生以来马来西亚政府从未正式对这段历史展开深入的研究,人民之声执行主任叶瑞生、身为人民之声理事的柯嘉逊和赛胡先,均呼吁政府成立“还原真相委员会”,趁当时的目击者尚健在,展开公开听证会收集目击者的口供和看法,就这起尘封已久的历史事件展开深入调查研究。赛胡先还要求马来西亚政府公开有关的一切官方文件,帮助人民辨明事实,还原历史真相。

但是,代表马来西亚政府最高当局立场的副首相纳吉在5月14日表示,没有必要成立特别委员会调查“513事件”,并说那是马来西亚历史中惨痛的一页,没有必要回首这段往事,或者重翻这一页令人心痛的悲惨历史。不过,国会在野党领袖林吉祥所在霹雳州德彬丁宜区的助理、同时也是霹雳州民主行动党副宣传秘书的黄文标就公开声称,既然纳吉呼吁人民向前看,那么政府就更应该成立特别委员会并公开历史真相,才能让人民吸取教训,还历史一个公平交代。

《513解密》现场还原:华人成为主要受害者(黑体小标题)

解密文件显示,“虽然还不清楚,5月13日晚的马来人游行集会多大程度上是由巫统的一些主要领袖组织的,但是我们肯定当晚的游行获得警方发给准证。有证据显示,当天成群结队的马来人从较远的地区来到吉隆坡,他们有的持有武器。在白天情势渐趋紧张,到了晚上就发生了马来人及华人之间的暴动。到了第二天黎明时分,市中心以及东北方市郊就有很多死者了。许多房屋和车辆也被烧。”

官方数据显示,1969年5月13日马来西亚国内骚乱期间,有196人丧失生命,180人被枪伤,259人被各种武器打伤。根据“国家行动理事会”的报告,9143人被逮捕,其中有5561人被控上法庭。在暴乱过程中,有6千人无家可归,至少有211只车辆被毁坏或损坏,而753所建筑物被大火烧毁或损坏。但是实际上,不少马来人和印度人也遭受池鱼之殃,马来西亚官方把暴动简单描述为“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种族冲突”,与事实有所出入。

柯嘉逊也在书中指出,当时国际媒体记者所计算的死伤人数远远超过上述数据,实际的死亡人数应该更高,不过他们也无法确定准确的数字。柯嘉逊坦言:“当局刻意把受害者属于哪一种族的事实掩盖起来。但是众所周知,大部分的受害人是华人。”“具体来说,政府指责共产党,是作为集权的借口,以及企图遮掩马来人作为主要攻击者的事实。死伤者的种族比率并没有公布,可是从我们在医院以及其他的消息来源得知,华裔死者远远多过其他死者,比例可能高达85比15。”

暴动发生的背景是,1969年马来西亚举行大选,执政联盟遭到自独立以来最惨重的失败,它还甚至可能失去一些州立法议会的控制权。巫统至高无上的权力被认为受到威胁,这一切等于给官僚资产阶级发出讯号,应以“马来人具主导地位”的名义进行夺取政权计划。官方历史把由华人与印度人组织的在野党游行庆祝活动,视为“513事件”导火线。可是柯嘉逊指出,许多观察家认为在野党喜悦欢腾和大事庆祝,并不能成为暴徒们行凶的借口。反之,制造暴动的很可能是图谋推翻东姑夺权的巫统领导人。

柯嘉逊引用1977年一名新闻工作者苏吉拉迪夫的话:“‘513事件’并不是自发的。它是经过快速精心设计的。这事件计划者的身份,还无法准确地说出来。不论它如何发生,‘513事件’是针对东姑阿都拉曼的一项政变。虽然他继续担任首相兼巫统主席,但他从此仅仅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其实,东姑从此大权旁落。”档案也显示,在暴动发生不到一个星期后,当时担任全国行动理事会主席一职的副首相拉萨已经大权在握,显示政变阴谋的确存在。

从华人的角度来看,柯嘉逊在《513解密》一书中体现的三个焦点尤为重要:第一,“513暴动”事件是有预谋的,而且目标很明确直指华人,旨在遏止当时华人持续上升的政治势力与社会综合影响;第二,当时马来西亚军警势力中的皇家马来军团,对华人有明显歧视倾向与不当作为(如严格管制华人社区,纵容暴民攻击华人,乃至向华人商店开枪等行径);第三,时任副首相的拉萨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了神秘而不太光彩的角色,并试图在暴动发生后嫁祸马来西亚共产党,同时将华人势力推向共产党阵营,意图制造华人与马来西亚主流社会的对立事态。

柯嘉逊在书中称,来自马来西亚英国最高专员署给外交与共和联邦办公室的秘密报告显示,暴动发生时的马来西亚军人涉及趁火打劫,“在吉隆坡抢劫事件很多,还包括一些军人参与的抢劫。我们有目击证人报告说,皇家马来军团目标针对华人。比如,他们对马来人暴民闭一只眼,在逮捕暴民时有所偏差。这些报告是来自英国官员,他们的普遍看法是,马来人是主要的问题制造者。”当然,另一封解密电报则指出,不是马来西亚军队中的所有人都歧视华人,由多元族群组成的联邦后备队就没有这样做。

《513解密》余波荡漾:既关乎学术,更关乎政治(黑体小标题)

柯嘉逊《513解密》一书自问世以来,其学术价值及所蕴涵的政治意含就备受国际社会,尤其是华人国家的密切关注。《513解密》一书经由解密文件所完成,因此首先要检视其史料来源是否可靠,就尤为重要。历史经验表明,外国使节与国际新闻工作者,一般都能忠实记录乃至有效监视一个国家在非常时期的社会动静与相关事态。所以,他们在若干年之后所公布的解密文件与有关史料,其实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以此而论,柯嘉逊所利用的史料来源,应该有一定的可靠性。

其次,世人要对柯嘉逊的学术动机作一必要了解。柯嘉逊曾经直言不讳地希望,新著出版能够有助于破解以下的两个迷思。 第一,当马来人对现实与现状感到不满时,种族暴动将会发生,因此新经济政策以及维护土著地位的政策必须存在,不然马来人将会感到生气及发生暴动; 事实却恰恰相反,文件显示有些人是在利用警方及军队的协助之下,才策划513暴动。第二,要破解某些学者及多元主义理论家的看法,认为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必然会发生暴动及冲突。柯嘉逊认为,其实国家机关在关键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马来人、华人及印度人并不会必然地爆发冲突。

现在,人们再通过东南亚政要、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的回忆录,以及当年东南亚主流权威媒体的报道内容,来回顾“513暴动”真相与拉萨等马来西亚最高层官员的本来面目,或许就不致让人对柯嘉逊如今的努力发现与学术结论感到太过意外。李光耀在回忆录中直指“513是巫统高层搞的,嫁祸给反对党”,曾经让大为光火的巫统一度扬言要告李光耀,但最后仍不了了之。李光耀形容拉萨是个“邪恶天才”,并认为这位“邪恶天才”试图利用增强军事力量,来加紧对华人进行管制与掌控的努力根本无法实现:“当年日本人比盖世太保还凶残,华人都未曾被驯服,有谁会相信拉萨可以做到这一点?”

1969年5月26日的《曼谷世界报》报道,泰国认为种族歧视性政策才是导致5月13日暴动的罪魁祸首,并且相信暴动是经过策划,而大选后的胜选游行绝不是暴动诱因。“吉隆坡的教训:从马来西亚紧急状态政府就暴动对少数族群华人的指责看出,多数族群的马来人显然在找寻代罪羔羊,忽视了一开始就持续采取种族歧视性政策,才使得暴动出现。”“90%的伤亡人士都是华人,证明马来人暴民实在太激烈,而明显是有目标的、被指示的。”“东姑(阿都拉曼)指华人及印度人的政治游行触怒了‘人民’,但是所谓的‘人民’只是指马来人,这表示歧视性的论调,明显出现在最高当局当中。”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读者必须体认并意识到,柯嘉逊推出此书的深层政治动机何在,这从柯嘉逊的简历中或可窥知一二。柯嘉逊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士,后在同一所大学考获博士学位,他目前是新纪元学院院长。柯嘉逊也是人民之声的理事,他曾于1987年“茅草行动”期间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445天,“反对色彩”与“在野身份”非常明显。柯嘉逊获释后协助成立人民之声,随后参政并于1990年获选为国会议员。

更为微妙的是,《513解密》一书正在紧跟当前马来西亚国内政局的发展情势,逐渐成为马来西亚在野势力挑战执政党——巫统精英集团长期以来的统治正当性与合法性的有力武器。已经复出政坛的前副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即将出马竞选马来西亚反对党——人民公正党党主席一职。对于马来西亚当局针对《513解密》一书的磨刀霍霍与蠢蠢欲动,安瓦尔日前业已公开声援柯嘉逊等人,表示查禁行为将会巩固“(巫统精英)推翻东姑论”的社会观感。同样,华人社团与新闻舆论对查禁所施加的诸多压力,也让马来西亚当局不敢漠视。

多年以来,“513暴动”事件每每成为执政党赢得选举的不二法门与一大利器,犹如台湾的民进党总是喜欢拿“228”事件,来压制国民党赚取选票一样,经常屡试不爽乐此不疲。更奇特的是,马来西亚最高当局总是能够巧妙地通过“513暴动”事件,来给国民灌输一种“马来中心主义”思想与“马来人优先”的所谓国家原则,并利用人民对过去不幸经历所产生的恐惧心理,不断强化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潜意识:马来人在国家当中一定要占主导地位,在大选中一定要赢,一定不能输,否则“513暴动”事件就有可能重演,国家就将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

但是,《513解密》一书的横空出世,将会让这种“神话”迟早破功,并有助于破解马来西亚“必须维持现状,才能保持国家稳定”的政治迷思。在此背景下,马来西亚当局出于政治因素与大选考量,一直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应对《513解密》。柯嘉逊就对查禁传闻不屑一顾毫无畏惧,“在网络时代,禁书还有什么意思?我们可以把它放在网上流传,你根本无法做什么。”故此,如果马来西亚当局对《513解密》进行颟顸查禁的话,只会被反对党所利用。面对2008年的全国大选,巫统也只能小心翼翼而不敢造次,尤其需要谨小慎微地应对安瓦尔的一举一动。各方在野政治势力竞相利用的《513解密》风波,仅仅是一个开始。

根据世界族群问题研究探讨的历史经验可以得知,有多数族群与少数族群聚居的地方,就永远有族群问题的存在。对于存在族群问题的国家与地区而言,多数族群与少数族群之间如何学会和对方友好相处,以及管治这些不同族群的政府如何作为,则是一个永恒的严肃课题与历史使命。以此而论,马来西亚当局消极回避、不敢正视这一族群现象的优柔寡断姿态,显然不是最好的办法。

所以,《513解密》风波所带来的两大后续政治效应,尚有待于更进一步地深入观察与持续检视:《513解密》一书对马来西亚未来的政治生态与政党格局,尤其是明年的大选情势将有何潜在影响?与此同时,《513解密》对于未来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势力的消长,又将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No comments:

Earn Money Using App